《幼兒教育學》第四章 幼兒教師與幼兒
作者:網站管理員
2015-5-28
1、 幼兒教師必備的素質:
⑴:幼兒教師的思想品德與職業道德素質;
⑵:健康的身心素質;
⑶:幼兒教師的能力素質;
①:從知識結構上說,需要涉及一個教育學、心理學、生理學、社會學等結構;
②:觀察力;平常滲透在教育活動中;
③:溝通能力;包括非言語溝通及言語溝通,與家長、同事、幼兒間的溝通;
幼兒教師必備的溝通技能:
a:引發交談的技能;
b:傾聽的技能;
c:擴展談話技能;
d:面向全體、注意差異、有針對性的談話技能;
e:結束交談的技能。
④:組織分組能力。有能力組織教學活動,分組、指導小組。
2、幼兒教師的基本職責:
⑴:有計劃地做好教育工作;
⑵:組織和領導好幼兒的各項活動;
⑶:做好個別幼兒的各項活動;
⑷:做好家長工作;
⑸:積極從事與科研活動。
3、兒童觀:指人們對于兒童的根本看法和態度。主要涉及兒童的地位和權力、兒童期的意義、兒童的特點和能力、兒童生長發展的特點和原因等問題。教育觀是人們對于教育在兒童發展中作用的根本看法。
4、現代社會的兒童觀:
⑴:兒童是一個社會的人,他應該擁有基本的人權;
⑵:兒童是一個正在發展的人,故而不能把他們等同于成人,或把成人的一套強加于他們,或放任兒童自然、自由發展;
⑶:兒童期不只是為成人起做準備,它具有自身存在的價值,兒童應當享有快樂的童年;
⑷:兒童是具有主體性的人,是在與各種豐富的活動之中不斷建構精神世界的;
⑸:每個健康的兒童都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⑹:幼兒才能的發展存在遞減法則,開發得越早就開發得越多;
⑺:兒童的本質是積極的,他們本能地喜歡和需要探索學習,他們的認識結構和知識寶庫是其自身與客觀環境交互作用過程中自我建構;
⑻:實現全面發展與充分發展,是每個幼兒的權力,其先天的生理遺傳充分賦予了實現全面發展的條件,只有全面發展才能充分發展;
⑼:兒童的學習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如模仿學習、交往學習、游戲學習、探索學習、操作學習、閱讀學習。成人應尊重幼兒各種學習形式,并為他們創造相應的學習條件。
6、 幼兒“學”:
⑴:接受學習:指學習者主要通過教師的言語講授獲得知識、技能、概念等的學習方式。
⑵:發現學習:指幼兒通過動手操作,親自實踐,與人交往等去發現自己原來不知道的東西,從而獲得各種直接經驗、體驗以及思維方式的學習方式。
7、兒童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有:
⑴:主動性;
⑵:好奇心;
⑶:自信心;
⑷:堅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