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目要求。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小紅在兩歲時就會背誦“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首唐詩,按加涅學習結果的分類,這里發生的學習是( )。
A.言語信息
B.態度
C.動作技能
D.智慧技能
2.語言能力是在( )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
A.一日生活
B.交往
C.活動
D.運用
3.華華邊玩魔方邊自己小聲嘀咕:“轉一下這面試試,再轉這面呢?”這種語言被稱為( )。
A.角色語言
B.內部語言
C.自我中心語言
D.對話語言
4.成人習慣于說:“你如果不多加衣服就會感冒。”孩子則不能接受這種預見的后果,她看到小布裙子好看,她要穿。這說明這個小孩的思維還處在( )階段。
A.直觀行動思維
B.具體形象思維
C.前概念思維
D.抽象邏輯思維
5.新生兒的心理,可以說一周一個樣,滿月之后,是一月一個樣,可是周歲以后發展速度就緩慢下來,兩三歲以后的兒童,相隔一周,前后變化就不那么明顯了,這表明了學前兒童心理發展進程的一個基本特點是( )。
A.發展的連續性
B.發展的整體性
C.發展的不平衡性
D.發展的高速度
6.幼兒看到桌上有個蘋果時,所說的話中直接體現“知覺”活動的是( )。
A.“真香!”
B.“我要吃!”
C.“這是什么?”
D.“這兒有個蘋果。”
7.幼兒能知道“我”和他人的區別是( )。
A.產生自我意識的表現
B.辨別能力發展的表現
C.思維真正產生的表現
D.智力發展進入新階段的標志
8.幼兒園語言教育的目標可以劃分為傾聽、表述、( )和早期閱讀四個方面。
A.社會性
B.游戲
C.談話
D.欣賞文學作品
9.學會安靜地聽同伴說話,不隨便插嘴是對( )年齡段的要求。
A.小小班
B.小班
C.中班
D.大班
10.某兒童活潑好動、反應迅速靈活、善交際、興趣廣泛而不穩定,由此可推斷他的氣質基本屬于( )。
A.膽汁質
B.多血質
C.黏液質
D.抑郁質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1.簡述幼兒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12.引起和保持幼兒無意注意的條件有哪些?
三、論述題(本大題1小題,20分)
13.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飛飛今年上幼兒園大班,老師發現以前愛生氣的飛飛今年一下子變得陽光了,并且特別的愛思考,總是有問不完的問題,對于一些事情,飛飛也表現得非?;钴S。老師夸飛飛長大懂事了。
問題:聯系實際談談5~6歲兒童心理發展的主要特點。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14.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幼兒園的室外,在自由活動時間里,中班的小安高興地拍著皮球,他一路跟著皮球跑,一不小心就碰到了小華身上,小華摔倒在地上,膝蓋一下破了。小華站起來很生氣,罵道:“討厭,王八蛋。”小安也開始回罵:“撞了你怎么了?”兩人開始吵起來。小華準備打小安,這時老師走了過來。
問題:請分析這一事件產生的可能原因。如果你是老師,你會如何處理這一事件?請說明你的處理方式及理由。
15.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我們經常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幼兒教師花大力氣教幼兒記住某首兒歌,可孩子們往往不能完全記住,但他們對于偶爾聽到的某個童謠、看到的某個電視廣告,只需要一兩次就能熟記心中。
問題:結合幼兒記憶的特點,分析影響幼兒無意識記效果的因素。
五、活動設計題(本大題1小題,30分)
16.圍繞認識新朋友的主題,設計一個幼兒園中班活動方案。要求寫明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
一、單項選擇題
1.A【解析】按照學習的結果將學習分為:言語信息的學習、智慧技能的學習、認知策略的學習、動作技能的學習和態度的學習。兩歲的兒童,并不懂得唐詩所表達的意境,只是按照一定的順序發出漢字的音來,這屬于加涅講的對言語信息的學習。
2.D【解析】《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是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
3.C【解析】幼兒自我中心語言指幼兒在活動或游戲過程中發出的、似乎并不在意能否達到與別人溝通的目的的自言自語或公開說的話。冬冬自己跟自己小聲嘀咕,是這種語言的體現。故選C。
專家點撥該題的迷惑點在于選項B(內部語言)和C(自我中心語言)。自我中心語言是一種過渡語言,介于外部語言和內部語言之間。自我中心語言的要點是幼兒的自言自語,而內部語言則相對于外部語言而言,如人們不出聲的思考。
4.A【解析】幼兒的判斷往往受情緒、情感的影響,做事只憑直覺、只憑喜好,屬直觀行動思維。
5.C【解析】題干中所指的是發展的不平衡性。
6.D【解析】知覺指人腦對客觀事物整體屬性的認知,幼兒對蘋果的認知就是“這兒有個蘋果”。
7.A【解析】自我意識是個體對自己以及自己與周圍事物的關系的認識,幼兒能夠區別“我”和他人是產生自我意識的表現。
8.D【解析】幼兒園語言教育目標的分類結構包含四個方面:傾聽能力的培養、表述能力的培養、欣賞文學作品能力的培養和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
專家點撥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是以幼兒為主體,以語言為客體的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多種形式的活動過程。其根本目的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幼兒能夠積極主動地與人和周圍語言環境不斷地交互作用,從而發展和提高語言能力??忌趶土晻r,要掌握幼兒園語言教育的意義、總目標、主要內容、方法等。
9.B【解析】小班兒童處于言語發展的關鍵期,在聽的方面要培養他們能夠學會安靜地聽同伴說話,不隨便插嘴。
10.B【解析】多血質氣質的人情感豐富、外露但不穩定,思維敏捷但不求甚解,活潑好動、熱情大方、善于交往但交情淺薄,行動敏捷、適應力強。
專家點撥根據氣質可以把人分為不同的類型。古希臘著名醫生希波克拉底提出了“體液說”,認為人體由血液、黏液、黃膽和黑膽四種體液組成,這四種體液的不同配合使人們的人格類型有所區別。羅馬醫生蓋倫根據體液說進一步確定了氣質類型,提出人的四種氣質類型是膽汁質、多血質、黏液質、抑郁質??忌莆詹煌瑲赓|類型的特點。
二、簡答題
11.【答案要點】(1)觀察法,是通過有目的、有計劃地考查幼兒在日常生活、游戲、學習和勞動過程中的表現,并根據觀察結果分析幼兒心理發展的規律和特征的方法。
(2)實驗法,是在控制條件下,研究者進行積極干預,創造條件使某種心理現象產生,并對其進行觀察的方法。
(3)測驗法,是指用一套預先經過標準化的問題來測量某種心理品質的方法。
(4)產品分析法,是通過分析一個人的活動產品,以考察其能力、傾向、技能、熟練程度、感情狀態等心理活動的一種研究方法。
(5)調查法,是以提問題的方式,要求被調查者就某個或某些問題回答自己的想法。
(6)個案法,要求對某個人進行深入而詳細的觀察與研究,以便發現影響其行為和心理的原因。
12.【答案要點】(1)新穎多變、活動、刺激強烈的因素是引起幼兒無意注意的誘因,恰當地利用這些因素有利于對幼兒的教育以及幼兒教育活動的組織。
①教師選擇和制作的玩具、教具必須是顏色鮮明,對比性強,形象生動,新穎多變的。
②要求教師說話清楚,符合幼兒特點,同時說話要抑揚頓挫。
③恰當安排、布置教育環境,既要避免繁雜干擾,又要能適當引起幼兒的注意。
④教育內容、方法要新穎。
同時,也要考慮到一些鮮明、多變、強烈的事物的負面影響。凡是不需要幼兒注意的東西,就不應該過于鮮艷、突出和多變。
(2)幼兒興趣、需要和生活經驗的豐富,使得幼兒對更多的事物產生無意注意,只要幼兒感興趣和需要的事物都容易引起幼兒的無意注意。因此教師要增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帶領幼兒多參加一些活動,以豐富其生活經驗。
專家點撥關于注意的知識點很多,包括注意的類型、幼兒注意發展的特點、注意的規律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幼兒注意發展中易出現的問題及干預等??忌诶斫獾幕A上靈活掌握,并能夠在教育活動中應用。
三、論述題
13.【答案要點】(1)好問、好學。5~6歲的幼兒有強烈的求知欲和認識興趣,他們喜歡探索,還經常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每當學到一些新知識或解答一些智力活動問題時,他們會感到很滿足。
(2)抽象思維能力開始萌發。5~6歲的幼兒已經能夠根據概念分類,如能將物體圖片按照交通工具、家具、水果等概念分類。
(3)開始掌握認知方法。5~6歲的幼兒能夠有意地自覺控制和調節自己的心理活動,如在注意活動中,能采取各種方法使自己不分散注意;能用默默地跟著念、復述等方式幫助記憶。
(4)個性初具雛形。5~6歲的幼兒對事物已經開始有了自己比較穩定的興趣,情緒也變得比較穩定,不那么外露。
四、材料分析題
14.【答案要點】案例中的事件,是一個典型的幼兒同伴之間的交往沖突,矛盾很集中,需要老師專業的指導和處理,矛盾才能得以緩解、不被激化。
(1)事件發生的可能原因。
①幼兒注意分配能力發展不足。
②幼兒還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③幼兒還沒有理性解決沖突的能力。
④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夠完善,可能會錯誤表達自己的意愿,造成其他同伴或老師的誤解,進而引發矛盾。
(2)對事件的處理。
①分開兩人(避免沖突升級)。
②關心小華的傷(安撫受傷者,平穩情緒)。
③請小安幫小華涂藥(讓他感受到自己行為給同伴帶來的傷害)。
④安頓好后請兩位小朋友分別說說自己的感受(學習了解對方感受與溝通)。
⑤說說以后再遇到類似的情況應當如何做(學習解決沖突的方法)。
總之,教師應該在避免矛盾擴大化的基礎上對兩名孩子加以科學的引導和教育,并以此為切入點引導其他孩子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應該如何處理和對待。
15.【答案要點】(1)在整個學前期,幼兒的無意記憶占優勢,影響幼兒無意識記憶的因素有:客觀事物的性質;客觀事物與幼兒主體的關系;幼兒認知活動的主要對象或活動所追求的事物;活動中感官參加的數量以及活動的動機等。(2)幼兒對看到的某個電視廣告的廣告詞記憶效果較好是因為對廣告詞的記憶是一種無意記憶,電視域面具有生動、形象的特點,給予幼兒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刺激。童謠、廣告詞的簡明的語言,符合兒童的興趣和需要,很容易成為兒童無意記憶的對象,而教師要求記憶的任務屬于有意記憶。
五、活動設計題
16.【參考設計】
我的好朋友
一、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交新朋友的愿望,感受擁有新朋友的快樂。
2.進一步了解名片的作用。
3.能大膽地介紹自己,與同伴分享、合作。
二、活動準備
1.錄音帶:歌曲《找朋友》。
2.幼兒和家長一起制作一張名片,自帶一件物品。
三、活動過程
活動前半部分分別在菠蘿班、香橙班兩個班上進行。
1.游戲《猜猜我是誰》,引入活動。
(1)剛才參加游戲的小朋友,蒙上了眼睛,為什么都能很快猜出后邊的小朋友呢?(因為我們都是一個班的同學,天天都在一起,很熟悉了,我們都是老朋友了)
(2)我們菠蘿班的老朋友天天都在一起,你們快樂嗎?
(3)為什么很快樂?
(4)那如果我們有了更多的朋友會怎么樣呢?
(5)你們想認識新朋友嗎?
2.兩位鄰班教師(本班幼兒不認識的老師)帶著禮物出現。
“當當當……”響起敲門聲,老師打開門后說:“真巧,一說到新朋友,現在就有新朋友來了。請進!”
新老師與小朋友打招呼,并分別做自我介紹。
3.幼兒做自我介紹。
(1)剛才我們認識了新老師,現在怎樣讓新老師認識我們呢?
(2)請幼兒分別用名片、口頭介紹。
(3)名片上面有些什么內容?(姓名、電話號碼、住址……)
(4)教師小結名片的作用。(名片能讓別人記得更清楚、更長久)
4.自主交往活動。
老師聽說香橙班的小朋友也在尋找新朋友,老師和他們約好了在音樂廳見面,現在,讓我們帶上名片和禮物,一起去認識新朋友吧。
(1)音樂開始,兩個班的小朋友分別從兩個門進入。
香橙班:你們好,我們是香橙班的小朋友,香橙香橙,快樂心情!
菠蘿班:你們好,我們是菠蘿班的小朋友,菠蘿菠蘿,健康快樂!
兩個班的老師分別做自我介紹。
(2)幼兒自主交往。
5.小結,請幼兒和自己新認識的朋友手拉手在一起。
師:你認識了幾個新朋友?你是怎么去認識的?你和新朋友一起做了什么?你感覺怎么樣?
小結:和朋友在一起真快樂,朋友越多,我們的快樂也越多。
6.音樂《找朋友》,結束。
師:認識了新朋友真高興,現在讓我們和新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