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9小題,每小題2分,共5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目要求。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號是在( )時期。
A.奴隸社會
B.封建社會
C.資本主義社會
D.社會主義社會
2.教師的根本任務是( ),全面實現教育目的。
A.關心學生的學習
B.教書育人
C.班主任工作
D.教學
3.自我評價能力是進行自我教育的( )。
A.關鍵
B.認識基礎
C.核心
D.行動指南
4.下列法律中含有規定我國學生法律地位條款的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C.《憲法》和《民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5.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礎規范和質量要求是( )。
A.課程計劃
B.課程標準
C.教案
D.教科書
6.( )是一項專門保護教師的權益的法律制度。
A.教師申訴制度
B.教育行政復議
C.教育行政訴訟
D.教育行政賠償
7.教語文的邢老師與教數學的程老師應家長的要求,利用寒假組織所教班級的十余個學生補課一周,每人收取了580元補課費,他們的做法( )。
A.違反市教委禁止亂辦班、亂補課、亂收費規定
B.符合按勞取酬,多勞多得的社會主義分配原則
C.體現教師勤奮敬業認真負責精神
D.侵犯了學生的教育權
8.教師的教育人際關系,最重要的是教師與( )的關系。
A.教育
B.媒體
C.領導
D.學生
9.班主任熊老師在翻看學生王強與朋友的書信時,發現王強對自己形象有調侃和不禮貌的描述,因此要求王強放學以后不準回家,到辦公室寫檢討。熊老師的行為主要侵犯了學生的( )。
A.隱私權
B.人身自由權
C.名譽權
D.內心自由權
10.孔子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要求教育者( )。
A.對學習不討厭,與人交談不厭倦
B.喜歡學習,喜歡交談
C.不厭倦學習,不厭倦幫助他人
D.不斷學習,吸取更多知識營養,教育學生不厭其煩,循循善誘
11.下列關于人文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開創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的朝代是隋朝
B.“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孟子民本思想的體現|
C.提出“中庸”這一中國傳統文化最高價值原則的人是孔子
D.嚴復翻譯出版的《天演論》所宣傳的主要思想是“師夷長技以制夷”
12.以下四部作品按產生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
A.《西游記》《聊齋志異》《儒林外史》《老殘游記》{
B.《老殘游記》《西游記》《聊齋志異》《儒林外史》
C.《聊齋志異》《儒林外史》《老殘游記》《西游記》
D.《儒林外史》《老殘游記》《西游記》《聊齋志異》
13.我國是最早發明印刷術的國家,唐朝印刷的( )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A.《金剛經》
B.《天工開物》
C.《農政全書》
D.《永樂大典》
14.春秋戰國時期,首開私人辦學的是( )。
A.孔子
B.墨子
C.老子
D.莊子
15.1914—1918年中國民族工業得到發展的原因有( )。
①辛亥革命沖擊封建制度②清政府允許民間辦廠③北洋軍閥分裂④帝國主義忙于一戰,暫時放松對華經濟掠奪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16.被稱為“兩彈元勛”的科學家是( )。
A.錢學森
B.錢三強
C.束星北
D.鄧稼先
17.下列哪首樂曲不是貝多芬創作的?( )
A.《月光奏鳴曲》
B.《悲愴奏鳴曲》
C.《田園交響曲》
D.《悲愴交響曲》
18.下列有關國家與本國貨幣名稱不匹配的是( )。
A.英國一歐元
B.俄羅斯一盧布
C.印度一盧比
D.印度尼西亞一盾
19.數學符號中的“0”起源于( )。
A.古印度
B.古希臘
C.古埃及
D.古羅馬
20.下列對英國憲章運動的評述,正確的是( )。
A.以暴力斗爭為主要手段
B.是無產階級要求與資產階級分享政治權利的斗爭
C.使英國無產階級獲得了普選權
D.阻礙了英國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發展
21.以下測量單位,不屬于同一類測量功能的是( )。
A.海里鏈節
B.公頃畝平方尺
C.噸磅斤
D.盎司加侖升
22.法國國旗由藍、白、紅三條縱向的色帶組成。實際測量發現,三條色帶中藍色帶最寬,白色帶最窄,紅色帶寬度居中。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
A.國旗上的三色代表法國的三大區域,色帶寬度和區域面積相對應
B.國旗上三色代表建國時三大黨派,色帶寬度和當時的黨派力量對比有關
C.國旗來源于當地某古老部族的旗幟,為什么設計成這樣,已經無法考證
D.三種顏色給人造成的主觀體驗不同,為了讓三條色帶看上去等寬,實際寬度不能相同
23.提出“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的是( )。
A.威廉•配第
B.亞當•斯密
C.大衛•李嘉圖
D.卡爾•馬克思
24.仙人掌進行光合作用依靠( )。
A.根
B.莖
C.葉
D.花
25.諺語說“十霧九晴”,指大霧多發生在晴天時,因為( )。
A.晴天時水汽多
B.晴天時大氣運動緩慢
C.晴天時塵埃多
D.晴天時大氣逆輻射弱
26.WPS、Word等文字處理軟件屬于( )。
A.管理軟件
B.網絡軟件
C.應用軟件
D.系統軟件
27.用外科手術的技術處置不正常的大腦,對于醫學界來說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課題。精神外科的本意,即是通過外科手術改變人的不正常的精神活動和行為表現。作者接下來最有可能介紹的是( )。
A.早期使用的外科手術方法是什么
B.外科手術存在的風險性
C.采用外科手術后對不正常大腦的改變情況
D.現代精神外科的定義
28.市場化的社會趨勢給長篇小說創作也帶來了不少消極影響。為了商業價值往往要迎合不同層次的文化消費心理,忽視文學應有的認識作用與教育作用,娛樂至上超越了應有的精神追求,以致平庸大行其道,媚俗傾向屢禁不止。為錢而寫作,更是有悖于藝術的本性。馬克思說:“詩一旦成為詩人的手段,詩人就不成其為詩人。”所以作家首先應加強藝術創作的自覺性和應有的社會責任心。從這段文字不能推出的結論是( )。
A.文藝創作成為商業活動,作家就失去了良知和藝術責任感
B.過分追求商業和利潤,作家的神圣使命就不復存在了
C.詩人不應該壟斷詩歌創作,詩歌的主人應該是人民群眾
D.文藝創作成為作家謀生的手段,作家的神圣使命就無法實現
29.某市要建花園或修池塘,有下列4種假設:修了池塘要架橋;架了橋就不能建花園;建花園必須植樹;植樹必須架橋。據此不可能推出的是( )。
A.最后有池塘
B.最后一定有橋
C.最后可能有花園
D.池塘和花園不能同時存在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
30.材料
某地一所農村中學,學校的房舍由于年久失修,損壞嚴重,上級主管部門為其專門撥出經費2萬元,讓他們整修校舍,而校長張某卻把此款用來為自己修建了房屋。在一個陰雨天,校舍倒塌,致使3名學生和當堂教師死亡,14人受傷。案發后,引起了上級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對其立案審判。
問題:(1)你怎樣看這一材料?(7分)
(2)請你敘述教育法的基本特征。(7分)
31.材料
蘇步青教授為中國教學和教育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從教50多年,桃李滿天下,許多學生也很有成就。早在30年代,蘇步青在日本榮獲理學博士,與同學陳建功相約,自愿來到新建的浙江大學數學系任教。當時系里只有4個教師,14個學生,圖書資料奇缺,實驗設備全無,經費無著落。
他名為副教授,連續幾個月沒有拿到一分錢。但他毫不動搖,他與陳建功每人開4門課,外加輔導、改作業、編教材、搞科研。他利用暑期到日本去找資料,一個假期找回20萬字。他靠這種自覺的事業心和意志力,為社會培養了很多人才。新中國成立后,他更是孜孜不倦,獻身社會主義教育事業。
問題:從教師應該具有的道德品質來看,你從蘇步青教授的事跡中得到什么啟示?(14分)
32.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喜歡蘆花
陸星兒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愛,對人、對物、對景,沒有例外。而“偏愛’’的產生和形成都不是無緣無故的,可以說,人的“偏愛”,包含著人的全部:性格,審美,心境,以及整個世界觀。在所有的花花草草中,我惟獨對野生的蘆葦和蘆花有一種很特別的感覺。我喜歡在我房間的花瓶里永遠地插有一大束蓬蓬松松的蘆花,雖然,它們沒有香味,沒有彩色,也沒有盛開時的耀眼;它們一旦干枯,沒有了生命,卻永不凋謝,一年兩年,十年八年,把蘆花插在花瓶里,它們總是完好如初,能夠經受住時間的考驗,并以它“永不凋謝的干枯”來提示一種生命的原始的狀態——蒼茫、荒涼。
曾經聽說,上海附近的崇明島、長興島,在沒有開墾之前便覆蓋著一大片一大片蕭瑟的蘆葦。想象這一望無際的“蘆葦蕩”,不時的被海風侵襲,掀起層層狂濤,發出陣陣呼嘯,那情景,何等壯觀,何等蒼涼。我喜歡壯觀的景象,更喜歡蒼涼給人的啟示。即使作為裝飾,把蘆花插在花瓶里,顯然要比那些綻放一時的鮮花有意味得多。
所以,在秋天的一個星期日,被朋友約去長興島一日游,我首先想到,能不能采到蘆花?我問朋友。朋友風趣地回答:“你要多少?一車廂?兩車皮?”朋友知道了我的心思,因此,一到長興島,沒有先引導我們參觀橘園,而是直奔“主題”,把我們帶進蘆葦蕩。
呵,想象中的蘆葦蕩一旦展現在眼前,我真是激動無比,這是一片將近一千七百畝的灘涂地,長滿了比人還高的蘆葦,細高的蘆桿,頂著豐滿的蘆花,在風中“唰唰”地搖晃,那搖晃的陣勢,頗有排山倒海似的氣概。當然,我們看到的蘆葦蕩,已經有了些人為的痕跡,長興島人因地制宜利用資源,開發旅游業,圍起長長的堤,在密密的蘆葦叢中,模仿八卦陣的布局,開出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河。我們坐上小船,沿著這條迷途似的小河,深入蘆葦蕩,然后,停下槳,靜靜地聆聽兩岸城墻般的蘆葦叢發出的“嘩嘩”的響聲,那響聲,似有千萬把古箏在寂靜的長空下婉轉低吟,不凄楚,不悲戚,只是充滿著蒼涼感和滄桑感。這種讓人感慨萬千的蒼涼及滄桑,會引起太多太多的聯想,對人生,對世事,對一切的一切。在都市擁擠的空間里,一些感慨的心緒,往往會越積越濃,越積越深,但是,面對著蒼天下這樣一片廣大的蘆葦蕩,我們所有的心緒,都不由地被這滄海桑田的變遷所包涵的時間和空間所溶解,我們自以為沉重的心緒頓時變得渺小,無足輕重,心靈反而廣大了,開闊了,潔凈了。
我們的船在蘆葦蕩里僅僅穿行了半個多小時,但這半個多小時留給我的印象很深刻。離開長興島后的不幾天,我和一位女導演談論我的一部電視劇的修改方案時,我又情不自禁地想到那片蘆葦蕩,以及那種“排山倒海”的氣勢,我向導演提議,是否將某一場戲放到蘆葦蕩深處:三個都有了一番心理歷程的中學生,在闖過高考這一關之后,他們劃著船進入蘆葦蕩深處,茫茫蒼天,茫茫蘆葦蕩,使年輕的心又成熟了一步……
現在,我房間的花瓶里又添了幾枝從長興島摘回的蘆花,那長長的花穗足有一尺半,彎彎的像顆粒飽滿的麥穗,但蘆花沒有尖刺的芒,它們顯得更平常更樸素更不起眼,因此,它們的保存更長久更牢固,也更加耐看。
問題:(1)文中畫線的“蒼涼感”和“滄桑感”分別指的是什么?(6分)
(2)三個有過一番心理歷程的中學生進入茫茫蘆葦蕩后,年輕的心為什么會成熟一步?(8分)
三、寫作題(50分)
3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有好的教師才有好的教育,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教育水平,根本上取決于其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我們唯有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才能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奠定堅實基礎。
從教育的角度立意,請以“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為題寫一篇論述文。
要求:觀點明確,條理清晰,語言流暢,不少于1000字。
一、單項選擇題
1.C 【解析】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和生產的結合越來越緊密,要求工人的文化程度越來越高,再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民主化運動的發展,資本主義提出了“普及教育”的口號。
2.B 【解析】從廣義上講,凡是把知識、技能和技巧傳授給別人的,都可稱之為教師。從狹義上講,教師指經過專門訓練、在學校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專門人員。教師是學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
3.B 【解析】自我評價是自我意識的一種形式,是主體對自己思想、愿望、行為和個性特點的判斷和評價。自我評價能力是進行自我教育的認識基礎。
4.A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包含了規定我國學生法律地位的條款?!吨腥A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是為了保證教師的合法權益;《憲法》和《民法》是為了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合法權益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是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培養未成年人的良好品行。
5.B 【解析】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價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
專家點撥課程文件的三個層次是課程計劃、課程標準、教科書。其中,課程計劃是課程設置的整體規劃;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價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教科書則是課程標準的具體化。
6.A 【解析】教師申訴制度是指作為教育法律關系主體的公民——教師,在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向國家機關申訴理由、請求處理的制度。
專家點撥教育申述制度一般包括教師申訴制度和學生申訴制度兩種。教師申訴制度即教師在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依法向主管的行政機關申訴理由、請求處理的制度;學生申訴制度也稱受教育者申訴制度,是指受教育者在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依法向主管的行政機關申訴理由、請求處理的制度。
7.A 【解析】為了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維護學生及家長的權益,教育法規定,寒暑假不得辦輔導班,不得收學生補課費。
8.D 【解析】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教育活動過程中人與人關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活動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證。
9.A 【解析】隱私權指學生有權要求擁有私人的、不愿或不便讓他人獲知或干涉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信息或生活領域。教師不應該隨意宣揚學生的缺點和隱私,不應該隨意私拆、毀棄或采取強硬態度拆毀學生的信件、日記等。
10.D 【解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要求教師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吸取更多知識,在教育學生時要有耐心,不厭其煩,循循善誘。
11.D 【解析】《天演論》是嚴復著名的譯作,所反映的思想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12.A 【解析】《西游記》是明朝吳承恩的作品,《老殘游記》是清末劉鶚的作品?!读凝S志異》是蒲松齡的短篇小說集,完成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儒林外史》是吳敬梓的長篇小說,完成于1750年。
13.A 【解析】唐朝印刷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專家點撥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隋唐時,我國已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經、日歷和詩,現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我國印制的《金剛經》。到了五代有了雕版印刷的整部書籍。宋代雕版印刷業很發達,北宋畢異發明活字印刷術,比歐洲早約400年。元朝出現錫、鉛活字,后來又有銅、鉛活字印書。
14.A 【解析】孔子最早實行私人辦學,使更多的人受到教育。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鬃拥囊簧蟛糠謴氖陆逃顒?。他開辦私學,主張“有教無類”。
專家點撥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文化發展高潮。這一時期,各種思想學術流派的成就,與同期古希臘文明交相輝映.以孔子、老子、墨子為代表的三大哲學體系,形成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但到漢武帝時,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于是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為正統,統治漢族思想、文化兩千余年。
15.D 【解析】中國民族工業得到發展的原因有:(1)辛亥革命對封建制度的沖擊;(2)第一次世界大戰,西方幾個主要帝國主義國家忙于交戰,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侵略;(3)全國人民抵制洋貨,提倡國貨運動也為民族工業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16.D 【解析】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研制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被稱為“兩彈元勛”。
17.D 【解析】《悲愴交響衄》是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本交響曲旨在描寫人生的恐怖、絕望、失敗、滅亡等,充滿了悲觀的情緒,而否定了一切肯定、享受人生的樂觀情緒。
專家點撥柴可夫斯基是19世紀偉大的俄羅斯作曲家、音樂教育家,被譽為偉大的俄羅斯音樂大師。他的作品反映了沙皇****統治下的俄國廣大知識階層的苦悶心理和對幸福美滿生活的深切渴望;著力揭示人們的內心矛盾,充滿強烈的戲劇沖突和熾熱的感情色彩。代表作品有:第四、第五、第六(悲愴)交響曲,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黑桃皇后》,舞劇《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等。
18.A 【解析】英鎊是英國的法定貨幣,雖然英國是歐盟的成員國,但尚未加入歐元區,仍使用英鎊。
專家點撥本題屬于識記型題目,考生一般都能選出正確答案,除上述四個國家外,其他需要掌握的國家使用的貨幣名稱如下:日本一日元、泰國一泰_銖、美國一美元、加拿大一加元、阿根廷一阿根廷比索。
19.A 【解析】0是數學中很重要的一個數字,一般認為,0是由古印度人首先發明的。
20.B 【解析】本題的重點是對憲章運動的評價。憲章運動以和平斗爭手段為主,A項錯誤。雖然英國無產階級沒有獲得普選權,但它促進了英國民主政治的發展,C、D項都與憲章運動評價相反。B項反映了19世紀中期工人運動的特點。
21.D 【解析】A項是長度測量單位,B項是面積測量單位,C項是質量單位。D項中盎司是質量單位,加侖和升是體積單位。
22.D 【解析】根據顏色給人的主觀體驗不同的原理。
23.A 【解析】名言“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為威廉•配第提出的。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1623—1687年)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創始人、統計學家。他的主要貢獻是最先提出了勞動決定價值的基本原理。
24.B 【解析】仙人掌的葉子退化了,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但它的莖是綠色的,可代替葉子進行光合作用,制造出體內所需要的各種物質。
25.D 【解析】晴朗的夜晚,無云或者是少云,大氣逆輻射弱,對地面的保溫作用較差,地面強烈輻射冷卻使得近地面大氣層中的水汽遇冷凝結形成霧。同時因為無云、少云,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減小,特別是云層的反射作用減弱,直接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較多,因而當天多半氣溫較高、天氣晴朗。
專家點撥我國有關天氣的諺語很多,如“朝霞不出門,晚霞走千里”“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久晴大霧陰,久陰大霧晴”“天上鉤鉤云,地上雨淋淋”“早晨浮云走,午后曬死狗”等。
26.C 【解析】應用軟件是用戶可以使用的各種程序設計語言,以及用各種程序設計語言編制的應用程序的集合。WPS、Word等文字處理軟件即屬于此類。
27.C 【解析】材料引出外科手術技術處置不正常大腦的問題,只有C項內容是二者之間的關系,即下文很可能重點介紹的。
28.C 【解析】文段的主旨就是“詩一旦成為詩人的手段,詩人就不成其為詩人”。“詩人的手段”是指謀生或商業行為。由此判斷,C項是對該主旨的曲解。
29.C 【解析】或建花園或修池塘,必然會導致建橋這個結果;但是橋與花園不能共存,池塘和花園也不會共存。所以不會建花園,必建池塘。
二、材料分析題
30.(1)【答案要點】材料中張校長的行為兼有侵占教育經費與玩忽職守的性質,且情節嚴重,已經構成貪污罪與玩忽職守罪兩項罪名。
(2)【答案要點】教育法的基本特征:
①教育法的規定具有公定力。教育法所規定的事項,主要是表達國家對教育的要求和意志。為此,該事項具有公認而確定的效力,即公定力。
②教育法的規定性具有強制性。教育法是國家意志的體現,它所規定的事項,與其他法律一樣具有國家強制性,不允許任何人違反或變更。
③教育法具有多變性的特點。教育法的多變性主要是由于立法主體的多元性所致。在我國,立法的主體不僅有最高權力機關、地方權力機關,而且有最高行政機關及其所屬 部、委以及地方行政機關。
④在教育法之上沒有統一的法典。教育法與民法、刑法不同,民法和刑法都具有統一的法典,分別適用于民事活動和刑事活動。而教育法在形式上散見于憲法、民法、行政法等法律、法規之中,沒有統一的法典和完整的系統,也沒有共同性的或一般性的規定。
31.【答案要點】(1)教師要熱愛教育事業,自覺履行自己的道德責任。熱愛教育事業,意味著教師在情感上能夠以從事教育為榮,以獻身教育為樂,意味著教師在教育活動中要具有極高的熱情、積極性、創造性、責任感和進取精神。
(2)教師應該具有艱苦奮斗的品質。無論任教環境如何,教師都要不斷地努力,為培養學生奉獻力量,為教育事業進步做出奉獻。
(3)教師應有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教師不能故步自封、墨守成規。在教學中,要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積極運用最新的教學方法和理論,進行因材施教。
32.(1)【答案要點】“蒼涼感”是指身處蘆葦蕩深處這一空間,聽不到其他聲音,只能聽到如墻壁般的蘆葦發出“嘩嘩”的響聲;“滄桑感”是指身處蘆葦蕩深處讓人聯想到滄海桑田的時間變遷。
(2)【答案要點】面對蒼天下一片廣大的蘆葦蕩,中學生所有的心緒都會被滄海桑田的變遷所包含的時間和空間所溶解,他們自以為沉重的心緒會變得渺小,無足輕重,而心靈卻變得廣大,開闊,潔凈了。
專家點撥在做閱讀題時,考生需要掌握以下幾個規律:第一,要讀懂文章,養成一邊讀一邊畫關鍵句、重點詞的習慣;第二,要審清楚題,詞句的理解一定要與上下文、文章主旨聯系起來。第三,答題時盡量用原文中的語句整合。
三、寫作題
33.【參考例文】
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從我個人的認識來說,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最重要、最基礎、最根本的是要熱愛教師這個職業,熱愛這個職業的工作對象——學生。教師的基本職責是“熱愛學生,教書育人”,只有熱愛學生,接近學生,了解學生,學生才樂于接受教師的教育,“親其師,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
那么怎樣來愛學生呢?當它作為一個書面問題或討論的話題時,我們可以盡情去闡述、去發表意見。但是真要落實到具體的教育行為、教育過程、教育實踐中的時候,尤其是在當今時代怎樣體現這種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我們要了解學生。我們需要了解現在學生的生活狀態、思想方法、價值觀念、表達方法,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真正了解他們,并嘗試著理解他們,他們才能接納你,教育才可以開始。
其次,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非常重要,也不容易,因為學生在我們心目當中一直是受教育者。尊重學生就需要真正把學生看做跟教師一樣有獨立人格的個體。我們有尊師重 教的傳統,這是我們要發揚光大的;但是,如果不能正確理解,我們就有可能走向反面,即過于強調教師的教育威信,過于強調教師對學生的管制作用,而不尊重學生。
再次,要有終身發展的理念。沒有教師的發展就沒有學生的發展。教師的發展和所有人一樣,是一個過程。我們在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教育后,具備了基本知識和技能,我們有了從事教育的資質。但是,在現代社會,所有在工作崗位上的人,所有在這個社會上能取得新的發展的人,都要不斷地學習。
最后,教師一定要有追尋未來的精神狀態。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變革和發展,你能否擁有發展的眼光和觀念,是能否成為一個優秀教師的關鍵。把這種精神狀態留給我們的學生,使我們的學生從小就形成一種不斷學習、不斷發展的品格,這也是教師的重要職責。
“讓每個學生追求成功”是我們追求的教育目標。一名好教師一定會給學生營造一個富有詩意的課堂,使教學成為師生生命發展的載體,煥發師生生命的活力,注重塑造學生完整健全的人格。在這樣的課堂里,師生是民主的、平等的,知識是師生互動生成的,學生成績的評價是全方位的、立體的、旋轉的、運動的!當一名教師能做到胸懷坦蕩、豁達寬容、教書育人時,他就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