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面試之抽簽式答辯的實施程序
作者:網站管理員
2015-5-27
目前的面試答辯普遍為抽簽式答辯,是指根據崗位需要面試前確定一些要求應試者回答的問題,并組織應試者抽簽確定面試順序,然后依次對應試者進行面試。應試者回答問題過程中,考官依據面試前準備好的試題答案,綜合應試者回答這一問題時的整體表現為應試者打分。這種面試方法的優點是較易操作,評分確定,評分的客觀公正性好掌握。
抽簽式答辯的實施程序包括以下幾下階段:
一、準備階段
第一步:制訂答辯方案、建立領導機構。在完成筆試的基礎上,根據選招公告,對答辯的全過程進行分析,確定出答辯的內容、目的、對象、組織方法、實施程序以及“考官”組成、計分辦法和錄取比例,使答辯組織有章可循。同時,由組織人事部門領導、用人單位領導一起組成有權威的領導機構,以保證整個答辯工作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
第二步:審查答辯資格,發出“答辯須知”。資格審查是依照報名登記和筆試成績,初步確定答辯人員的方法。其目的:一是按照報考條件核實應試者是否具備答辯資格。二是核實筆試成績的準確程度。切實把符合條件的優勝者錄入答辯候選人名單,并張榜予以公布。同時向應試者發出“答辯須知”,公開答辯程序、內容形式、測評計分方式,以保證程序的規范化和答辯的公正性。
第三步:答辯內容的確定與題目制作。答辯不僅是對筆試測試效果的補充和擴展,而且是與應試者直接進行“雙向溝通”。答辯是在筆試基礎上,進一步考查應試者的能力素質、工作經驗、精力等方面的綜合情況,從而真正使考官得到一個比較全面、客觀的立體形象,為選拔合適人才提供充分依據。因此,必須針對擬任工作崗位要求來確定面試內容,重點是:
1.專業知識:對所從事崗位的專業技能和必備的專業學科知識掌握的深度、廣度以及靈活運用的能力。
2.相關知識:對與專業有關的法律、社會、經濟、科學等方面知識所了解的程度。
3.綜合分析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斷、總結、概括能力,闡述問題透徹、分析全面、條理清晰。
4.組織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組織協調、處理具體事務的能力。
5.語言表達和適應能力:能夠運用語言和文字較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意見、觀點;面對環境能自我調控,立即進入角色的能力。
6.自然素質:身體健康、精力充沛、反應敏捷,能迅速、準確地理解所提問題,并及時地做出回答。
在確定答辯內容基礎上,搞好試題的制作。
A類:答辯題(即共性題)
圍繞崗位所需專業知識提出問題(對每套試題范圍、重點、分量要盡可能平衡),分門別類。一套題一封,到時由應試者自己抽取,依題答辯。
B類:隨機試題(即個性題)
針對應試者的個體差異,圍繞個人經歷和崗位要求,提出明確具體且有代表性的問題,制定出一些能測出應試者工作經驗、態度、能力等素質的試題。由考官在隨機提問時提出,并根據臨場情況追問。
第四步:建立和培訓考官隊伍。參加答辯的考官要具備以下素質:
1.堅持原則,公道正派,不徇私情,尊重人才,客觀公正。
2.有較強的事業心,工作態度認真。
3.熟悉專業和相關專業知識,有豐富的經驗。
4.善于思考,反應敏捷,視野開闊,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個人不可能樣樣精通,而只能是“一專多能”,這就要求在組織測評小組時,人員的面要寬,性格氣質要搭配得當,同時應根據應試者的男女比例,適當確定考官隊伍的男、女比例(一般為7∶3)。每個測評小組以7—9人為宜,主要由組織人事部門、用人單位領導、專業技術骨干、有關專家學者組成。在建立隊伍的基礎上,精心組織好答辯“考官”的培訓,促進答辯工作的實施,提高答辯質量。
第五步:搞好考場布置,做好物質準備。
二、實施階段
第一步:介紹考場情況,消除應試者的緊張心理,給應試者一種自然與舒適的心理感覺。此后由接待聯絡員將應試者帶進考場,由主持人按規定程序,依次向應試者介紹以下情況:
1.本考場測評組織單位。
2.測評小組人員的組成:主考、副主考、各考官及公證人員的姓名、職務、職稱。
3.工作人員的組成:主持人、計分員、計時員、抽題員、接待聯絡員的單位、姓名等。
4.介紹答辯辦法、程序、時間。即首先導入式提問,其次抽簽答辯,再次隨機問答。答辯時間一般為20—30分鐘。
5.宣布答辯紀律、規定。
6.對應試者提出希望和鼓勵。
主持人介紹完畢,集體帶入候考室等候答辯。
第二步:答辯。答辯作為對應試者評價的手段,在整個考試錄用工作中,是繼筆試和情景模擬測試后的又一次測試,也是對應試者綜合知識能力的考查。答辯過程分為四個環節。
1.應試者抽題準備。按照答辯順序號,由應試者依次(第一名答辯開始10分鐘,第二名抽題準備,依次類推)隨機抽取兩個A類答辯題,選定一題,然后在準備室準備10分鐘(不得帶資料),待前一應試者答辯完畢,由工作人員引導進入答辯試場。
2.導入式提問。答辯開始時,應試者往往比較緊張,如果不加以疏解會影響答辯的順利進行。為緩解應試者的緊張情緒,改善“考官”對應試者的行為影響,創造一個輕松、自然的氣氛,可由主持人采用直問直答式,提兩三個問題(有關家庭、學習、工作、生活等問題),時間控制在2—5分鐘。“考官”借此時機,考查應試者適應能力、舉止儀表、精神狀態等。
繼后,主持人宣布答辯開始。
3.抽題答辯??脊偻ㄟ^聽取應試者對所抽專業試題的解答,了解應試者的邏輯思維和反應敏捷程度,了解應試者專業技能熟練程度和處理專業技術問題的能力,考查應試者綜合分析問題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答辯開始后,首先由應試者宣讀自己所抽題號及題目,然后按照準備的提綱,簡明扼要闡述自己對試題的觀點、答案。
應試者敘述完畢,主考官可針對應試者回答的不明之處或需適當追問的內容,提出問題,由應試者即時回答,闡明觀點、看法。其他考官提問,要征得主考官同意,提問應語言準確、簡練(以不超過45秒鐘為宜)。抽題答辯為15分鐘,到時間警鈴響起,即停止回答。
4.隨機問答。是根據應試者本人的工作經歷、學歷、從事專業的特點,以報考專業的相關知識為主要內容隨機地提問。其目的是通過問答,進一步考查應試者思想水平和能力素質,比較應試者之間的德、智、體諸素質上的差異,以顯示應試者的個體優勢,從而得出一個比較全面、真實、可信的結論,實現答辯目標。
問答中,主考官根據事先擬定的試題,按照先熟悉后生疏,先具體后抽象,先微觀后宏觀的原則,緊緊抓住與應試者有聯系的問題,采用“引發式”提問,啟發應試者總結、分析自己,達到更深刻地了解應試者工作能力和潛在意識的目的,以便擇優汰劣。
此項問答約為5—10分鐘。答辯時間一到,計時員按響警鈴。答辯隨之停止(答辯總時間不超過30分鐘)。
第三步:成績評定。成績評定是答辯的重要環節,應試者的水平是通過分數來體現的。
1.考官打分。應試者答辯完畢,主持人宣布考官打分,各考官按照答案要點和自己對應試者的觀察、分析、評價,獨立打分,并寫在亮分牌上。同時,主持人宣布答題要點,將自評表發給應試者,應試者根據自己的回答情況自我衡量打分(以考查自我評價能力和自信心程度)。
2.考官亮分。主持人宣布考官亮分,各考官同時舉起計分牌,主持人依次讀分、計分員依次記錄。
3.公布成績。根據所亮分數,為避免主觀、人情偏差,主持人宣布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剩余分數采用加權平均法計算,由主持人宣布最后得分,并收回應試者自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