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面試:面試概述及其要求
作者:夫子教育
2015-5-27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公務員錄用考試采取筆試和面試的方式進行,考試內容根據公務員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和不同職位類別分別設置。”面試是測評應試者能力素質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也是目前我國公務員錄用考試測評應試者能力素質的一個主要方法。因此,面試是公務員錄用考試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要想成功地被錄用為公務員,應試者就必須在面試巾取得好成績。
一 面試的含義
面試是測查和評價人員能力素質的一種考試活動。具體地說,面試是一種經過組織者精心設計,在特定場景下,以考官對考生的面對面交談與觀察為主要手段,由表及里地測評考生的答題要、能力、經驗等有關素質的一種考試活動。
二 面試的構成要素
面試要素,是指構成面試的一些基本的必要因素。面試要素有十個,即面試目的、面試內容、面試方法、面試考官、面試考生、面試試題、面試時間、面試考場、面試信息、面試評定。這些要素是任何一項面試活動都是不可缺少的,它們的有機構成是面試活動成立的前提條件。在不同的面試活動中,這些要素的表現形式和作用是不同的。合理地配置和使用這些要素,是做好面試工作的基礎。
1.面試目的
面試目的,是指面試想要達到的境地,希望實現的結果。在公務員錄用考試中,面試的目的是從職位需求出發,實現對考生素質的有效測評,選拔出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
2.面試內容
面試內容,也叫測評項目或測評要素,指面試需要測評的考生的基本素質內容。在面試時一般把考生的素質結構劃分為許多具體的素質指標,施測時,只選擇部分重要的和相關的素質指標進行測評。因此,如何恰當地有針對性地選擇與崗位要求密切相關的素質進行測評,是十分重要的問題。
3.面試方法
面試方法,是指面試活動的組織方式,是影響面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面試方法對考生素質測評的側重點也不同,在面試時存在一個面試方法的選擇問題。常見的面試方法很多,如面談法、情景模擬法、無領導小組討論法等。
4.面試考官
面試考官,是面試的直接組織者,在面試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面試考官的素質如何對面試結果有很大影響。面試考官的任務是提出試題,了解考生在面試中的行為表現并進行素質評定。
5.面試考生
面試考生,是面試試題的直接承受者。在面試中,考生通過對面試試題的“反應”,即作答,達到被測試的目的。
6.面試試題
面試試題,主要指面試考官向考生提出的各種不同的行為要求。面試方法不同,提出的要求也不相同。在自由式面談中,這種要求表現為“隨意的話題”;在結構化面談中,這種要求表現為精心設計的一個個具體的“問題”;在小組討論面試中,它表現為“討論的議題”;在情景測評中,試題則體現為具體問題情景中的各種要求。
7.面試時間
面試時間,是面試活動在時間維度上的體現。一般而言,面試時間越長,面試結果可信度越高。但是,受各種因素影響,面試時間往往比較短。因此,如何在較短時間內得到全面準確的考生信息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8.面試考場
面試考場,是面試活動在空間維度上的體觀。面試時,場地的大小、溫度的高低、光線的明暗,以及噪聲、革蓑誓需鏊孬面試都有很大影響,不可忽視。
9.面試信息
面試信息,指面試測評過程中考官所發出的信息。最主要的考官信息是考官對考生下達的測評指令,以及對考生的行為反應所表現的態度等c考生信息,指面試測評過程中考生所表現出的行為反應信息,包括自覺發出的和不自覺發出的、語言的和非語言的。最主要的考生信息是對考官的測評指令所作出的行為反應,即作答情況。
10.面試評定
面試評定,指面試考官對考生素質能力情況進行評分或評價。